目 次 |
|
|
|
民族学研究 |
|
|
基诺族成人礼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|
张 洋 |
1 |
改土归流时期土家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|
|
|
——以男子服饰为例 |
何冰心 |
5 |
镇雄县苗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 |
罗开艳 高欣言 李银波 |
10 |
社会学研究 |
|
|
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|
谢洋洋 |
15 |
改革开放前后庆阳地区婚俗变迁调查研究 |
朱婉悦 李 军 |
22 |
当代大理书院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及其路径研究 |
施艳林 郭 镇 |
28 |
汉族居民的哈尼文化适应研究 |
毕晓燕 赵永乐 |
33 |
吐蕃时期拉萨地区生态环境与都城逻些的相互影响关系 |
李瑞奎 刘建兰 |
40 |
农村党委:农村治理现代化领导主体 |
曾泓霖 |
46 |
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问题探析 |
|
|
——以芒市救助管理工作站为例 |
刘 婳 |
51 |
文学研究 |
|
|
《牡丹亭》重叠词研究 |
邓 婕 |
56 |
京畿落第与汤显祖诗歌创作 |
金晓琳 |
64 |
从“效果历史”看张承志的历史陈述 |
|
|
——读张承志的《敬重与惜别——致日本》 |
佘丽珍 |
71 |
论鲁迅小说中旧知识分子的挣扎 |
贾艳芳 杨秀萍 |
77 |
高等教育研究 |
|
|
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|
李 航 |
82 |
论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 |
刘 洋 |
87 |
以文化人: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 |
李云聪 |
91 |
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探析 |
文 娟 |
95 |
基础教育研究 |
|
|
新课程理念下《学记》教学思想新探 |
王凯婷 |
101 |
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问题及对策探析 |
李 霞 |
106 |
跨文化视域下拉祜族幼儿学校适应困境及对策研究 |
赵金苹 |
112 |
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家庭早期阅读 |
石腾峰 曹 爽 |
117 |
哲学研究 |
|
|
论《草房子》中的终极关怀意蕴 |
周光耀 |
121 |
王阳明之“良知”在道德践履中何以可能 |
张凤琴 |
128 |
学术研究 |
|
|
“事件结构隐喻”物体版本及其在汉语中的体现 |
陈 辰 |
133 |
|